湖北日报评论员
连日来,甘肃天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,引发社会高度关注。7月6日,据极目新闻等媒体报道,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血检的幼儿血铅检验报告单中,至少有70名幼儿血铅超标常。在现场,有家长拿到结果,无法控制情绪而掩面哭泣,还有家长因伤心过度,被医护人员用担架转运至其他科室救护。
这些血铅检测超标的幼儿,均来自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。今年以来,该幼儿园不少幼儿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食欲不佳、腹痛、腿疼、掉发等健康问题。随着问题暴露越来越多,家长们逐渐意识到可能和幼儿园餐食有关。从当地官方通报披露的信息来看,“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”直指幼儿园食品安全。
这起事件刺痛社会神经,几大疑点亟待查明。
幼儿血铅结果为何前后差距大?在媒体调查中,发现天水当地给幼儿家长通报过一份血铅检测数据,但该数据与在西安检测的数据相差巨大,有的甚至相差了近20倍。同一患儿,为何检查数据相差这么大,是检测的标准不一样,还是为了掩盖血铅超标的严峻事实?
“毒食品”为何出现在幼儿园餐桌?从当地对该幼儿园食品检查结果来看,有2个样本检测结果异常,一个是三色枣发糕,一个是玉米肠卷,“初步判断,添加剂超标。”这些食物如果是采购的,供货商的资质是否达标,食品安全生产环节是否有问题?这些食品如果是这家幼儿园自己做的,那么糕点师、厨师以及原料采购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?现在,连“毒食品”的来源都有不同说法,可见其中利益牵扯之广。血铅超标的血泪事实,不允许在这些问题上玩避重就轻那一套把戏。
与媒体大量报道不同的是,当地权威部门对该事件的回应非常有限。仅在7月3日,天水市麦积区卫生健康局通过政府网站发布《情况通报》,后面几天里没有跟进信息。随着媒体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,社会公众的疑问也越积越多,迫切需要更权威、更迅速、更详细的调查进展以及情况说明。
孩子是国家的未来,是家庭的希望。从国家到社会层面都在用心呵护少年儿童成长,在关乎公共安全,尤其是幼儿健康安全的大事上,来不得慢点迟疑,更容不得丝毫诿过。弱小的孩子不应该经受这些,全力治疗的同时,希望有关部门抓紧调查,加紧溯源,公布真相,举一反三,不让类似悲剧重演。
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